當前,中緬兩國正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加快緬甸基礎設施建設是雙方合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合作過程中,中方根據緬甸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和需要,繼續(xù)發(fā)揮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領域的優(yōu)勢,積極支持緬甸推進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緬甸建成暢通、便捷、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緬甸經濟騰飛提供強勁動力。
引航站竣工 提供高效安全引導服務
日前,緬甸仰光外海引航站竣工典禮暨移交儀式在仰光舉行。仰光外海引航站項目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合作內容之一。引航站位于仰光河入??谖髂贤夂<s20海里處,主要作用是為船舶經仰光河入港提供引航服務。仰光港作為緬甸最大、最繁忙的港口,是緬甸進出口的主要門戶,進出口的國際運輸貨物量連年增加。但仰光港外海水流湍急、風浪大,之前緬甸引航員都是在條件惡劣的危險情況下露天作業(yè)和生活。仰光外海引航站投入使用后,將為進出港口的各類船舶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引航服務,大幅提升海上運輸效率,并為緬甸引航員提供顯著改善的安全與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確保外海作業(yè)安全,對緬甸的經濟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緬甸對外開放、經濟轉型,國民經濟得以迅速發(fā)展。仰光作為緬甸經濟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聚集了緬甸最為繁忙的港口,在服務緬甸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緬甸交通與通信部部長吳丹辛貌表示,仰光外海引航站項目的建成,凝結了緬中兩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他感謝為該項目作出巨大貢獻的緬中各界人士及中國港灣公司。
燃氣電站投產 解決城市供電燃眉之急
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緬甸長期面臨缺電難題。隨著近年來緬甸經濟發(fā)展與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國家的電力缺口達到50%以上。針對當前電力供應存在的問題,緬甸政府大力發(fā)展電力產業(yè),提出力爭到2030年覆蓋全國用電。中緬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與中緬電網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構成了中緬經濟走廊的骨架支撐。
可喜的是,由中國電建承建的緬甸皎喜燃氣電站項目日前正式竣工。作為緬甸最大的內燃機發(fā)電項目,新落成的皎喜燃氣電站位于曼德勒市南部皎喜鎮(zhèn)區(qū),距離市區(qū)約37公里,預計每年產出12.74億千瓦時清潔電力,可解決270萬緬甸民眾的用電問題。
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在活動現場對皎喜燃氣電站克服困難如期投產表示欣慰與贊賞,她指出,這座電站不僅將大大增加曼德勒地區(qū)的電力供給,富余的電力還能供給其他地區(qū)。緬甸電力與能源部部長吳溫楷表示,皎喜燃氣電站的高效建成與投產,再次印證了中國企業(yè)在幫助緬甸進行電力建設方面的雄厚實力和專業(yè)能力。在曼德勒用電高峰之際,皎喜燃氣電站已作為主力電源已開始向曼德勒地區(qū)提供持續(xù)可靠的電力供應,有效解決了曼德勒人民用電緊缺的燃眉之急。
鋪設交通網絡 為經濟發(fā)展打通脈絡
設施聯通是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器”和務實合作的“助推器”,也讓這些國家的人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目前,交通建設仍是制約緬甸自身經濟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緬甸基礎設施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帶一路”建設通過發(fā)揮中國在基礎交通建設方面的優(yōu)勢,協助緬甸不斷推進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交通建設,形成暢通、便捷、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更好地為緬甸經濟社會發(fā)展打通脈絡。
在陸路交通方面,木姐-曼德勒鐵路一直是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項目。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向緬甸運輸和通訊部長吳丹辛貌遞交了關于木姐-曼德勒鐵路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隨后,交通與通訊部、緬甸鐵道局與中國中鐵二院簽署了備忘錄,確認鐵路工程勘測項目。
木姐與中國云南省接壤,是中緬兩國之間最大的貿易口岸門戶。曼德勒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按照規(guī)劃,木姐-曼德勒鐵路全長約421公里,列車設計時速大約為160千米/小時,建成后,預計木姐-曼德勒鐵路將成為中緬貿易的大動脈,兩地間將實現最快3小時通達。
木姐-曼德勒鐵路可行性調研的啟動,引發(fā)緬甸各界的高度關注,《七日新聞》等多家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本土媒體均發(fā)文對此進行報道。近日,在內比都舉行的民盟政府執(zhí)政第三年工作成果發(fā)布會上,交通與運輸部常務秘書吳溫坎表示,緬甸鐵路專家目前正在審查木姐-曼德勒鐵路可行性報告,并就路線、橋梁、隧道和車站的確切位置做出認真決定,全部勘測項目工程預計將于今年結束。若完成與友好鄰國接軌,木姐-曼德勒鐵路將成為緬甸第一條國際鐵路,并連接緬甸各地區(qū)的鐵路,成為建設完整鐵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紐帶。